编者按: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广西调研了解到,2021—2024年,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下,共有45家期货公司在广西开展了100个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覆盖养殖户4712户次,涉及现货约82万头生猪,已结项项目共实现赔付1.35亿元。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从2021年生猪期货上市开始便持续关注和学习,2023年7月公司获批生猪非集团交割库,11月正式参与期货套保。2024年9月,永新畜牧集团完成了自治区内首次生猪期货交割,收入较纯现货交易增长28%,有效对冲了价格风险。现将全文转发如下,以飨读者。
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(记者王小璐)记者近日在广西调研了解到,2021—2024年,在大连商品交易所(以下简称“大商所”)支持下,共有45家期货公司在广西开展了100个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覆盖养殖户4712户次,涉及现货约82万头生猪,已结项项目共实现赔付1.35亿元。
图为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生猪养殖基地
期货正成为广西生猪养殖产业避险利器,为当地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。其中,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为中小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,而生猪期货为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。
作为广西上林县的生猪养殖大户,陆愈忠经营的广西弘康农牧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参与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累计投保生猪数量超6万头,赔付款有效地帮助他应对了近年饲料和生猪价格的波动。
2022年,面对日益上涨的饲料价格,陆愈忠的经营成本一再增加。在听说有政策大力补贴后,他决定参与猪饲料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。当年他为35632头生猪投保了猪饲料成本指数保险,在补贴减免了近35万元的保费后,陆愈忠自缴保费约52万元。保险到期后获得约105万元的赔付款,赔付率高达121%,极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。此后,他又在2023年、2024年陆续参加了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都获得了一定补偿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资本市场处处长梁友告诉记者,为减轻市县财政及农户负担,2021年以来,广西在自治区层面持续提供政策支持,推动当地生猪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积极参与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引入“省级+市县级”特色农险支持资金,将特色农险与交易所专项补贴结合,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专项资金。如在2023年的试点方案中,对列入大商所“农民收入保障计划”的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,自治区财政和期货交易所原则上按照保费的40%和45%-50%比例予以补贴支持,合计支持比例高达85%-90%。
梁友介绍说,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为广西生猪产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。首先是养殖户收入得到保障,养殖信心得以增强。“保险+期货”通过锁定价格风险,有效降低了因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,稳定了养殖户的收入预期,提升了养殖户的信心。其次是养殖主体抗风险能力有效提高,促进了产业发展。
2023年,广西成为开展“大商所农保计划”生猪“保险+期货”项目最多的省份。
图为永新畜牧工作人员对猪群进行日常检查
“生猪市场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,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极大,供过于求时价格暴跌,猪养好了,价格又下去了;供不应求时价格飞涨,相对来说,难以准确把握高价期出栏。”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永新畜牧集团)相关负责人说,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容易导致猪企的收益不稳定,还让生产决策变得异常艰难。
该负责人介绍说,该企业从2021年生猪期货上市开始便持续关注和学习,2023年7月公司获批生猪非集团交割库,11月正式参与期货套保。
上述负责人表示,期货对养殖企业来说,是个非常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,还能提供未来价格的预期信息。通过参与期货套保,猪企可以在行业周期性低谷或面临突发市场风险时,比未进行套保的企业更能抵御风险,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,得以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。
2024年9月,永新畜牧集团完成了自治区内首次生猪期货交割,收入较纯现货交易增长28%,有效对冲了价格风险。
“生猪养殖面临自然灾害、疫病等多种风险,通过传统政策性保险可以转移这些风险,再加上期货对价格波动风险的管理,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促进了生猪产业的稳健发展。”梁友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生猪产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期货市场或“保险+期货”等方式做好价格风险管理,逐步扩大“保险+期货”试点范围,并根据市场需求创新“保险+期货+N”模式,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有效性。